FROMAY新闻中心

迎接3D打印浪潮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资讯
3D巧克力打印将亮相武汉创业赶集会:8分钟打印1顶皇冠
发表于:( 2014-10-27 19:40:28 )         浏览量: 1452


3D打印的埃菲尔铁塔

3D打印的巧克力

3D打印的生活场景


用融化的巧克力做“油墨”,8分钟之内打印出一顶皇冠,这样的“绝技”将在第九届全民创业赶集会上演。武汉的创业者或研发销售特殊材料的3D打印机,或利用设计特长将3D照相馆开到全国各地,他们的“掘金版图”已扩张到了3D打印领域。

  巧克力从机器里打印出来

  “我们想在赶集会上展现3D巧克力打印的神奇,让武汉市民体验打印巧克力的乐趣。”即将亮相赶集会的武汉巧意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蒋聪说。

  无需模具和人工辅助,用液态巧克力作为“油墨”,依照储存在电脑里设计好的三维图形,就可以“打印”出巧克力蝴蝶、皇冠等,打印时间最短5分钟,最长也不过20分钟。这种神奇巧克力3D打印机的发明者是“海归”郝亮。

  郝亮是3D巧克力打印机的原创发明人和英国Choc Edge公司的创始人,去年,他和妻子郑艳君回到武汉,成立武汉巧意科技有限公司。今年5月,他们在光谷发布全球最新款3D巧克力打印机——ChocCreator2.0。

  1972年出生的郝亮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工程制造学专业,毕业后到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教授工程制造专业,主要从事增材制造领域的研究与教学。由于一直在做和3D打印相关的工作,郝亮一次和朋友聊天时突发奇想,决定发明巧克力3D打印机。2011年郝亮团队第一款机器研发成功,是世界首台3D巧克力打印机,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

  由于巧克力打印机使用的原料特殊,要充分保证巧克力在输入输出时的粘稠度和温度,所以郝亮给打印机装上了保温和冷却系统,以保证打印过程顺利进行。为保持巧克力的口感,郝亮夫妇也买了数百斤巧克力做实验,最终选定一家比利时产的巧克力作为原材料。

  2012年底,他申请参加武汉3551海外创业人才计划,决定回武汉,也把这一技术成果带回了武汉。郝亮夫妇回国创业计划得到了政府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仅入选3551计划,他们就获得了100万的启动资金。

  今年5月,改良版的第二代巧克力3D打印机ChocCreator2.0出炉,打印时间更快,造型更精确。郝亮妻子郑艳君介绍,每个消费者都可以成为设计师,打印出自己喜欢的造型。

  “售价3.88万元的巧克力打印机国内已经销售了40多台,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的巧克力手工店甜点店。”蒋聪介绍,此外,还可以给房产商等企业客户制作印有他们logo的礼品。

  立体人像、首饰都能3D打印

  走进3D记梦馆的四代门店,利用最快瞬光3D扫描系统,可以在1秒之内定格扫描完全身三维图像。扫描完成后,3天内,就可以拿到全真模型。

  “这是我们8月份刚出的最新扫描系统,它拥有子弹时间凝固瞬间的力量。”3D记梦馆CEO杨博智介绍,最新的扫描系统可以扫描出瞬间的动作,这样一来,人跳起来的动态景象也可以被扫描打印成3D摆件,而不仅仅是静态人像打印。

  杨博智的武汉3D记梦馆开在光谷鲁巷附近一处居民楼里,手绘的办公区充满时尚感。2008年,杨博智从北京辞职回武汉创业,注册一家创意文化公司,提供创意设计服务,主要方向是三维数字城市。

  “当时由于工作关系接触到3D打印技术,看到国外的3D打印视频非常激动,脑海中的三维设计创意又多了很厉害的表现工具。”杨博智回忆,当时发了一封邮件到美国一家3D打印机销售公司,一个多月后,价值100多万元的企业级全彩3D打印设备运抵武汉。如今,该公司工厂光设备就花了5000多万元。

  去年年初,3D记梦馆网站正式上线,每天来自全国的咨询客户就有30到50位左右。

  18K金、925银、铂金、单色树脂、不锈钢、铝……在杨博智的3D记梦馆,这些材料都可以拿来打印。去年,他看中比利时巧克力3D打印机,但对方并不对中国出口,于是他拉来法国蓝带授勋的西点师加盟,研发出可以打印客户头像的巧克力3D打印产品。

  在刚刚过去的某电视艺术节颁奖典礼上,主办方赠送给赵宝刚的一组3D人像正是出自3D记梦馆之手,那一组人像还原了赵宝刚电视剧里的经典角色。“我们最初设定的是情侣、婚庆市场,但现在企业客户也多了起来,有数百家。”杨博智介绍,除了装饰摆件,3D打印还运用到医疗、建筑、科技、珠宝等诸多实际应用领域,仅医学临床应用就与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同济医院等多家医院合作。

  “3D记梦馆现在在全国已经开了40多家店,基本上一二线城市都涵盖了,包括直营、合营和参股多种形式。”3D记梦馆CEO杨博智介绍,营业收入达到1500多万元,相比去年有了3倍的增长。

  记者宋丹丹

  【相关链接】

  “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俗称,其核心是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与材料科学的结合。与传统上对原材料进行切削的减材制造模式相反,3D打印过程好比砖头砌墙,逐层增加材料,最终形成物件。

  1986年,美国3D Systems公司成功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3D打印机。

  1991年,在湖北武汉,由著名机械制造专家黄树槐牵头成立了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中心,研发基于纸材料的“立体打印机”。

  1994年,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立体打印机”诞生于该中心。次年,该中心成立武汉滨湖机电技术产业有限公司,转化3D打印技术。4年后,史玉升来到中心工作,负责研发基于固态粉末材料的快速制造技术与装备。

  2000年,该中心研发出0.4米×0.4米工作面的基于粉末床的快速制造装备;2003年,扩大到0.5米×0.5米,超过了当时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美国3D Systems公司;2005年以后,工作面达到1米×1米以上;2011年,工作面达到1.2米×1.2米,被誉为全球最大3D打印机;去年,工作面达到1.4米×1.4米。从2000年至今,武汉滨湖机电技术产业有限公司共卖出300多台3D打印设备,提供了上万次“打印”服务。

  目前,武汉在3D打印技术的核心领域已经与美国3D公司、以色列objet公司等国际巨头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近年,随着3D打印的民用化发展加快,政府也开始关注这个产业,“支持3D打印技术”、“推进3D打印机产业化”多次被写进武汉市“两会”及省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去年初,华中科技大学主导的3D打印工业园确定落户光谷未来科技城,规划用地约500亩,投资额1亿元左右。


注:来源武汉晚报


分享到:

梦想到现实的桥梁。
The bridge of dream
into reality.
菲美科技是一个产生梦
想、付诸梦想、实现梦
想的地方。
菲美信息
关于菲美
About us
公司动态
The company dynamic
新品推荐
New product recommendation
菲美社区
配件专区
Accessonries section
我的机型
My machine type
购机优惠
Please refer the preferential
模型服务
模型绘制服务
Model rendering services
免费模型
Free model
FROMAY自主设计
FROMAY the independent design

梦想到现实的桥梁。
The bridge of dream
into reality.
菲美科技是一个产生梦
想、付诸梦想、实现梦
想的地方。
我想关注更多。
技术支持:荣华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