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AY新闻中心

迎接3D打印浪潮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资讯
3D打印在中国才刚刚开始:前景不比互联网弱
发表于:( 2014-12-17 10:30:00 )         浏览量: 1502


       第二届中国产业改革发展年会在京召开,会议主题为“新常态下的产业改革发展之路”。下午举行以“改革促调整 创新驱动助发展”为主题的圆桌会议,青岛奥德莱三维打印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袁大伟参与了交流对话。


  袁大伟表示,将来互联网的颠覆力量一定是很强的,工业的4.0现在已经在提了,结合到3D打印,我们也会起一个概念:工业的5.0。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微型的工厂,有了这个概念,工业的结构和物流的结构都会调整。


  袁大伟认为,现在在淘宝上买东西,这边下订单,那边要生产,然后再寄过来,需要很长时间。将来如果只买一个信息,自己家里生产的话,理论上并不需要淘宝了。自己创造信息,自己把它打印出来,并不需要淘宝,淘宝并没有省时间,它只是信息更丰富了。


  他指出,如果信息够丰富且个性化,就不需要淘宝和物流了。同样一个东西,可以一批一批的运到北京,现在一个一个运到北京,交通非常拥堵。意味着大量的工厂生产模式要转变。我很担心的是,就像大家看十年的阿里巴巴一样,是非常不起眼的行业,3D打印行业应该不比互联网弱,它在中国只是刚刚开始。


  以下为袁大伟对话实录:


  袁大伟:谢谢各位领导和来宾。今天听了各位领导的发言,我又有了新的收获,尤其是宏观层面的。刚才吴老也说了,年轻人都喜欢打游戏,老年人喜欢看新闻,但我可能属于老年人层面了,每天我最喜欢看的就是新闻,任何一个不经意间的消息,都可能带来几千万或者上亿的财富机会,打游戏是非常少的。


  之前我们是年轻人创业,有激情,有对未来的期盼和感觉,在那个阶段是个很重要的优势。后来我们从几个学生创业到现在有一百多个全职的员工,全国有了几个公司,而且在专利技术上和技术创新上跟国外的公司相比,至少有些领域我们还是有一些优势,这样的发展速度,其中一个很大的方面是在创新,就是持续的不计成本的创新。最开始我是借了六千块钱创业的,然后借几万,借高利贷,涉及到刚才领导讲的融资难的问题,自筹资金是很难启动的,不惜成本去做。我们作为一个小公司,已经投入了一千五百多万人民币,这意味着我们原来这些人去上班的话,要挣十年,我们把十年挣的钱一年的时间砸进去了,实际上起到了很好的回报效果,现在我们签的合同额已经可以完全弥补回来这些投资了,还有一些市场化的融资在操作,新的一笔投资是一千万美金,我们也谈得比较顺利,这是之前不计成本的一千多万的研发,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还有牺牲未来的职业方向的投入,现在开始回报是很大的。我父母也是经商的,我们团队成员中,虽然本身都是清华、北大和北航的同学背景,家里也有做企业的,但是无一例外的,我们想创业的时候,所有家长都持反对意见,没有一个是同意的,后来是背着父母去创业的,因为他们理解的商业环境可能没有那么利于创新。2012年,国家对3D打印行业扶持,然后对创业环境开始扶持,包括金融方面,都改善得非常快,我们迎来了非常好的时代,这个时代让我们年轻人知道了我们的优势和我们的弱势,我们希望跟传统企业做很多的结合。现在互联网公司的定位来讲,肯定是传统行业的颠覆者,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的心态,以及我们从事的行业来讲,3D打印,起码在未来十年内,是一个辅助型的技术,是帮传统企业和企业家把原来的行业变得更好,而且能够帮助的行业非常多。理论上来讲,刚才我听了深受启发,将来有大的前景的产业,一定是人群消费很大,而且是个性化的产品,这两个需求在中国根本就不是问题,中国的人太多了,虽然经济水平提高,个性化的需求肯定是上升的,未来越来越上升,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几个行业,举例来讲,比如说医疗,医疗跟3D打印结合,现在我们跟协和医院和北医三院等等,都是国内骨科顶级医院,在做一些课题研究。原来如果有脊柱侧弯,要做矫正支架,都要个性化订制,资源并不均衡,都要到协和看,很多人都放弃了,到了协和的人,有多少人得到个性化的服务,还没有达到百分之百,中国这个人群量并不小,如果有一千万的需求,一千万人都到协和来看,就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正是因为原来很多人没有就医的机会,规模就上不去,技术没法创新,他只能找到我们,他自己搞是搞不出来的,因为他是专门做矫正支架的公司。我们对医疗的改革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将来也许会颠覆。因为现在的医疗资源不平均,这是客观的情况,我们大量的医院在做没有必要的只有顶级医院做的事情,就是信息的收集工作,很多医院很多医生只需要看病和诊断,这是他的价值。但是,我们到协和到拍片子,到了地方也在拍片子,都是收集信息,如果通过地方医院全部可以解决,就可以带来很大的颠覆。比如说我们人体的数据,一个人到成年以后,不会改变太多的,现在医疗扫描设备成本通过创新做得非常低了,如果每个医院都有医疗的扫描仪,加上CT模型数据,地方的一个患者,在地方直接通过扫描,信息传到北京,北京的专家给出一个诊断方案,然后通过我们软件算法,算出最适合的人体矫正支架,而且一直在动态变化,到当地随便找一个公司,把支架在当地做出来,根本不需要去北京,只需要北京医院的经验而已。


  对于文化创意,这个改革更大。3D打印技术,我们的设备放在这里,这是很普通的机器,但是很多人肯定很有兴趣,因为你可以看到一个东西从头到尾诞生出来。我原来是做设计的,我认为它对设计行业非常大,比如现在的众包模式,不管怎么设计,怎么分享,如果不通过3D技术,就没有办法变现,没有人付费,很多人很有才华,很多年的设计理念,必须要中标,必须要创造出真正的产品,他们才能生活,如果都要上万去生产,养活不起这么多设计师,没有这么大的能力。现在微信能爆发在于它的理念,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设计行业将来也是一样的,我也在特别大的设计院里工作过,再大的设计院里的设计还是个人形成的,个人的设计形成集体的智慧。现在有了互联网,我们需不需要实体的设计院呢?未必的,现在只要把这个创意变现,把产品卖出去,这样3D打印机的优势体现出来了,一个好东西,做一个也可以,做十个也可以,不需要一千、一万件去生产。而且是提前变现,在产品设计师刚刚有创意,还没有生产之前,已经有人愿意付费了。所以,对整个文创领域的辅助和改革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好多人学设计背景的,我们刚刚收了一个工业设计的公司,实力很强,它的问题在于,原来的项目没法接了,量很小,付费也很低,都是小东西,我们收过来,本来是大学生创业过来的,我们收过来以后,我跟你谈股权的合作,手环设计之初,设计师已经得到他的收益,用户对产品有了感觉,我们确定好,一百件没有关系,我们用3D打印去生产,成本没有问题的,如果通过这个体验特别好,能够拿到下一步投资,创意项目就发展起来了,这个没有问题,这跟以前的大规模运转完全不一样的。


  对教育来讲,教育的改革是我们特别看好的。我们之前总是期望在未来的五年到七年内,中国的教育是完善改革的方向,后来今年教育已经开始改革了,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我们每天看新闻就在盼着这个东西,教育改革了,我们的机会就更好了。人和人不一样的,我们知道中国人非常聪明,我们跟人大附中最开始合作的时候,是因为人大附中去美国,看到美国的高中生自己用3D打印机去做机械手,他认为人大附中的同学一定是可以的,但是我们教育这方面是缺失的,我们的教育很长时间内是为了公平,把很多人变成一种人去平衡,但是现在,我们物质水平提高了,方向更多了,教育已经不需要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人,这时候需要每个方向有特色的人,这个特色需要长期培养、从小培养。


  我们在人大附中上过3D打印课,同学自己可以用三维软件做建筑的设计,然后历史古迹的设计,可以做各种想象的东西,这时候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是不一样的,我们清华附小都在上这个课,从小朋友开始,他在上《赵州桥》课的开始,他自己打了一个“赵州桥”,而且我们还给他们一个有趣的测试,能不能承重。就是说,我们可以把3D打印技术个性化的培养用到很小很小的小朋友身上,让中国未来零零后的一代,完全变成一个有创意的一代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的人都是非常聪明的,只是缺乏个性化教育的方向。我们已经铺了十几个学校,跟一些培训机构都在合作开发。遇到的这些家长和小朋友很幸福,我们经常开玩笑,如果我们小时候也有3D打印机的话,我们的将来可能就不一样了,将来这个方面的产业会变成,教育的产业会变化,肯定是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然后文创设计师的领域。一定会对很多行业有更多的改变,做假发的跟我们在合作,因为每个人的头不一样的,做鞋子的也跟我们合作,因为每个人的脚是不一样的。


  我们自己从企业来讲,特别愿意跟传统的企业结合,因为实际上对我们刚开始创业来讲,当时有融资、贷款的问题,其实传统企业有这样的优势非常多,因为做的轻车熟路,而且新人辈出,而对传统企业来讲,发展改革可以结合我们大学生的力量,结合我们创业的年轻人的力量,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的好处在于我们是个年轻的以创新为乐趣的群体,而且这个群体是有聚集效应的。我们到了很多地方去,一个地方单纯要把一些人叫到一起是比较难的,因为创新需要大的环境,而我们在清华也好、在中关村也好,这个环境是与生俱来的,这方面没有成本,大家愿意进来。我们公司开始很艰难、很穷的时候,为什么华为的人愿意辞职过来,中国移动[微博]的人也辞职过来,有的开公司把公司关掉了过来,我们那时候什么都没有,因为一个创新的环境。一个传统的企业,成本是很高的,科研院所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创新找清华的科研院所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对我们来说太容易了,几步路就过去了,而且很多都是我们的导师。而且现在是一个新的群体,在辅助科研院所的成果产业化,把导师一些项目更多地实现产业价值,另外我们也在辅助传统行业和学术界,因为我们的背景,我们是站在这几个圈子中心的小小的交汇点,这是没有问题的。


  宏观来讲,今天确实很有收获,几位领导讲的对我们的思路都有调整,我们也会做继续的创新。将来的互联网,它的颠覆力量一定是很强的,工业的4.0现在已经在提了,现在只是在提智能化生产去链接,将来会有互联网和工业4.0更深度的结合,结合到3D打印,我们也会起一个概念,工业的5.0,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微型的工厂,有了这个概念,工业的结构和物流的结构都会调整。比如现在的互联网行业,淘宝上买的东西,这边下订单,他要生产,要寄过来,很长时间。将来如果只买一个信息,自己家里生产的话,理论上并不需要淘宝了。如果自己创造信息,自动实现的话,自己把它打印出来,并不需要淘宝,淘宝并没有省时间,它只是信息更丰富了。如果我们的信息够丰富,而且针对个性化,就不需要淘宝,不需要物流了。同样一个东西,可以一批一批的运到北京,现在一个一个运到北京,交通非常拥堵。意味着大量的工厂生产模式要转变,因为订单不再是一千万级别的,或者一百万的级别的,也许接到很多小的订单,但是附加值非常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空间是非常大的,我很担心的是,就像大家看十年的阿里巴巴一样,是非常不起眼的行业,3D打印行业应该不比互联网弱,它只是刚刚开始,在中国。


注:来源OFweek 激光网


分享到:

梦想到现实的桥梁。
The bridge of dream
into reality.
菲美科技是一个产生梦
想、付诸梦想、实现梦
想的地方。
菲美信息
关于菲美
About us
公司动态
The company dynamic
新品推荐
New product recommendation
菲美社区
配件专区
Accessonries section
我的机型
My machine type
购机优惠
Please refer the preferential
模型服务
模型绘制服务
Model rendering services
免费模型
Free model
FROMAY自主设计
FROMAY the independent design

梦想到现实的桥梁。
The bridge of dream
into reality.
菲美科技是一个产生梦
想、付诸梦想、实现梦
想的地方。
我想关注更多。
技术支持:荣华软件